兰州工商学院毕业后档案去了哪里
创建时间:2023-06-26 09:36:23|浏览次数:98
共有1个回复
毕业后立即找到可以接收户口的工作单位,将档案和户口都顺利转到了新单位。这种情况通常被视为最正规的档案流程,然而根据统计数据,只有大约10%的毕业生档案会按照这种方式处理。
另一种情况是毕业后没有找到接收户口的工作单位,户口和档案仍然保留在学校。两年后,户口可能被返还到原籍地,而档案则可能留在学校或转到省级档案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如果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在学校可以免费保存档案两年。然而,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既然学校提供免费保存,就不必将档案转至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以此省下一些钱。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这种认识误区源于对"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的区别不明了。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并不具备真正的作用。例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项必须通过将学籍档案转换为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也无法计算为工龄,从而会影响到养老金的计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保存档案的做法得不偿失。
另一种选择是将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首先,需要确认毕业时是否已经签署了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署的协议。如果签署了三方协议,那么报到证的备注栏就不会为空白。这种情况下,档案会被保管在所在地人才市场。如果没有签署协议,报到证的备注栏为空白,默认情况下档案将被送回原籍地。本科生的档案将被送至省级人才市场,专科生送至市级人才市场,而师范类毕业生的档案则会送至教育主管部门,通常是教育局。毕业生可以自行联系人才市场,将档案转交给他们进行保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