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全国人事档案服务 > 档案知识 > 档案激活 >毕业后一直自己保管着档案怎么办

毕业后一直自己保管着档案怎么办


作者:优选智嘉  浏览次数:119

创建时间:2025-04-28 10:31:57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电子产品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纸质档案文件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不少毕业生在离校时选择自行保管个人档案,未及时办理档案调档存放手续。待后续需要使用档案时,才发现档案已丧失其原有法律效力与凭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系统阐述个人档案的正确存放方式及自留档案的处理办法。

  毕业后自行保管档案的处理措施

  档案激活:个人档案长期留存于手中,易形成 “死档” 状态,需及时进行激活处理。

  应届毕业生处理方式:毕业时间较短的人员,可撰写档案激活申请书,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个人档案等材料,前往毕业院校档案管理部门办理激活手续。激活后,档案可暂存于学校,但学校保管期限仅为两年。期满后,建议申请由学校将档案邮寄至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进行保管。

  已就业人员处理方式: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需由工作单位出具档案相关证明材料,同时携带其他必要档案材料,前往当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激活业务。

  激活后档案管理:档案成功激活后,严禁再次自行保管,应委托具备资质的人才市场或专业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托管。

毕业后一直自己保管着档案怎么办

  档案激活后的存放指南

  档案激活并不意味着流程结束,后续还需将档案妥善存放于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机要单位。具体存放规则如下:

  未超择业期且无工作经历:处于两年择业期内且未参加工作的人员,档案可暂存于毕业院校。若择业期满未办理档案转出手续,学校将按规定将档案寄回其户籍所在地。

  未就业且持人事档案:尚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手中持有人事档案的人员,可将档案托管至人才交流中心。这一存放方式能有效避免档案丢失或再次成为 “死档”。

  就职于事业单位:就职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可将档案存放于单位人事部门。这种存放方式便于单位在人员考核、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及时查阅档案资料,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便利。

  需要强调的是,毕业生自行保管档案的行为存在较大风险。若发现个人档案留存于手中,务必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档案激活与存放手续,确保档案的有效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