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全国人事档案服务 > 档案知识 > 档案补办 >参加工作后,发现档案不见了怎么办

参加工作后,发现档案不见了怎么办


作者:优选智嘉  浏览次数:117

创建时间:2025-04-25 10:02:36


  档案自高中阶段建立起,贯穿个人学习及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紧密相关。档案一旦丢失,将对个人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本文就档案丢失后的补办问题展开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有效参考。

 大学毕业生档案丢失原因分析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未及时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未将档案存放至正规档案管理机构,如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中心等。

  档案存放于正规管理机构时,通常不易出现丢失情况。然而,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将档案自行留存或交由父母保管。由于非专业保管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保管方式不当,档案极易出现丢失、破损等问题。

  档案丢失产生的影响

  档案丢失会对个人重要事务办理造成阻碍。以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为例,研究生考试包含笔试与复试环节,复试阶段需使用个人档案进行政治审核。

  档案缺失将导致无法通过审核,进而影响研究生考试成绩。此外,在工作场景中,考职称、申请福利补贴以及办理退休手续等事项,均需使用个人档案,档案丢失将对上述事项产生不利影响。

参加工作后,发现档案不见了怎么办

 工作后档案丢失的处理办法

  大学毕业生发现档案丢失后,应尽快启动补办程序。毕业初期的档案属于学籍档案,参加工作后则转变为人事档案。学籍档案资料的补办,需返回原就读学校及对应的教育局办理。

  具体而言,需补办学籍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大学重要考试记录、证书复印件、高考录取及志愿信息等资料。补办完成后,需将材料密封装入档案袋,并将密封后的档案袋送至正规档案管理机构办理存档手续。

  对于已参加工作的人员,若档案丢失,仅补办学籍档案尚不足够,还需补办工作后的人事材料,这部分资料可向人才市场申请补办。

标签: 档案补办